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一对连接法兰以及支架,所述缓冲器主体两侧分别设有上水口以及下水口,一对所述连接法兰连接于所述缓冲器主体的上水口以及下水口上,所述支架安装于缓冲器主体下方,所述缓冲器主体内设有缓冲力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该高性能缓冲器,采用蜂腰结构设计,利用文丘里结构的压力效果,以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流量速率作为反馈信号,控制缓冲力检测机构进行分流和泄压等操作,能够有效弥补缓冲器的主动效果,使得压力调节更加灵活的同时,保持缓冲器更加稳定的工作,保护管道和缓冲器延长使用寿命。
公开号:CN214331871U
申请号:CN202022842799.2U
申请日:2020-12-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鹏
申请人:Zhongtian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 Installation Co ltd Panjin;
IPC主号:F16L55-0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缓冲器。
[n0002] 由于流体在开关或者阀门的瞬间开关作用下,因瞬时流速发生急剧变化,引起液体动量迅速改变,而使压力明显变化,管道上止回阀失灵,也会发生水击现象,对管道造成较大的冲击,严重者造成管壁的破损,现有技术中,缓冲器的设置通常会在阀门的下游对水流压力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压冲破管壁,而现有的缓冲器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外,并没有其他附加作用,因而其功能较为单一,虽然能够延长管道寿命,但是在管道压力的监测上并没有更多帮助,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n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缓冲器,解决了现有的背景技术问题。
[n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一对连接法兰以及支架,所述缓冲器主体两侧分别设有上水口以及下水口,一对所述连接法兰连接于所述缓冲器主体的上水口以及下水口上,所述支架安装于缓冲器主体下方,所述缓冲器主体内设有缓冲力检测机构;
[n0005] 所述缓冲力检测机构包括:一对流量计、蜂腰型结构、一对排流管、一对三通、一对调控阀、一对回流管以及一对转换器;
[n0006] 所述上水口以及下水口上分别设有一对流量计,所述缓冲器主体中段采用蜂腰型结构,所述蜂腰型结构靠近上水口一侧的缓冲器主体底面上分别连通有一对排流管,一对所述排流管上安装有一对三通,一对所述调控阀安装于一对所述排流管上,一对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于一对所述三通上,一对所述回流管另一端与蜂腰型结构靠近下水口一端连通,一对所述三通上分别设有一对转换器。
[n0007] 优选的,一对所述三通上连接有一对泄压管,一对所述泄压管上连接有一对储水槽。
[n0008] 优选的,一对所述转换器均为电控的球形阀,所述缓冲器主体上设有控制箱分别与转换器和调控阀以及一对流量计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集成有电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转换器以及调控阀以及一对流量计连接。
[n0010] 优选的,一对所述三通上分别设有快接头分别与一对排流管、一对回流管以及一对泄压管密封连接。
[n0011] 优选的,一对所述储水槽安装于缓冲器主体两侧且设有一对支撑架与缓冲器主体连接。
[n0012] 有益效果
[n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高性能缓冲器,采用蜂腰结构设计,利用文丘里结构的压力效果,以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流量速率作为反馈信号,控制缓冲力检测机构进行分流和泄压等操作,能够有效弥补缓冲器的主动效果,使得压力调节更加灵活的同时,保持缓冲器更加稳定的工作,保护管道和缓冲器延长使用寿命。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性能缓冲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性能缓冲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性能缓冲器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1-缓冲器主体;2-连接法兰;3-支架;4-上水口;5- 下水口;6-流量计;7-蜂腰型结构;8-排流管;9-三通;10-调控阀;11-回流管;12-转换器;13-泄压管;14-储水槽;15-控制箱; 16-快接头;17-支撑架。
[n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9]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n0020] 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案为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1、一对连接法兰2以及支架3,缓冲器主体1两侧分别设有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一对连接法兰2连接于缓冲器主体 1的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上,支架3安装于缓冲器主体1下方,缓冲器主体1内设有缓冲力检测机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别将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连接于流体的流动管道上,上水口4一侧与阀门靠近,当阀门的调控作用失灵时,管道内压力骤增通过缓冲器主体1进行缓冲,缓冲器主体1上设有缓冲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管道压力,并且灵活进行调节;
[n0021] 根据说明书附图1-3可知,上述缓冲力检测机构包括:一对流量计6、蜂腰型结构7、一对排流管8、一对三通9、一对调控阀10、一对回流管11以及一对转换器12,其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如下;
[n0022] 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上分别设有一对流量计6,缓冲器主体1 中段采用蜂腰型结构7,蜂腰型结构7靠近上水口4一侧的缓冲器主体1底面上分别连通有一对排流管8,一对排流管8上安装有一对三通9,一对调控阀10安装于一对排流管8上,一对回流管11一端连接于一对三通9上,一对回流管11另一端与蜂腰型结构7靠近下水口5一端连通,一对三通9上分别设有一对转换器12;
[n002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上的流量计6,分别监测进入和流出的水流速率,进而测得缓冲器内的进水压力以及出水压力,缓冲器主体1中段为蜂腰型结构7,也就是文丘里结构,当流量计6测得上水口4位置的流速增快时,可以得知流水压力的激增,此时调控阀10开启,转换器12控制三通9连通排流管8与回流管11,分担进水位置的压力,同时由于蜂腰结构在回流管11位置的真空效应,可以在虹吸作用下将从上水口4位置分离压力的水进行汇流,从而起到灵活调节水流压力的效果。
[n0024]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三通9上连接有一对泄压管 13,一对泄压管13上连接有一对储水槽14,当上水压力持续增加时,上水口4位置流量速率居高不下一定时间时,启动转换器12,将三通9接头排水管与泄压管13,将过高压力的水导入到储水槽14内。
[n0025]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转换器12均为电控的球形阀,缓冲器主体1上设有控制箱15分别与转换器12和调控阀10以及一对流量计6连接。
[n002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控制箱15内集成有电源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转换器12以及调控阀10以及一对流量计6连接,控制箱15分别控制上述三者的动作,以流量计6的数据作为参考信号,控制转换器12以及调控阀10的工作状态。
[n002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三通9上分别设有快接头16 分别与一对排流管8、一对回流管11以及一对泄压管13密封连接,方便连接。
[n002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储水槽安装于缓冲器主体1两侧且设有一对支撑架17与缓冲器主体1连接,增加设备的整体连接性,便于转运安装。
[n0029] 综上所述总体可知,该高性能缓冲器,采用蜂腰结构设计,利用文丘里结构的压力效果,以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流量速率作为反馈信号,控制缓冲力检测机构进行分流和泄压等操作,能够有效弥补缓冲器的主动效果,使得压力调节更加灵活的同时,保持缓冲器更加稳定的工作,保护管道和缓冲器延长使用寿命。
[n00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1)、一对连接法兰(2)以及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主体(1)两侧分别设有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一对所述连接法兰(2)连接于所述缓冲器主体(1)的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上,所述支架(3)安装于缓冲器主体(1)下方,所述缓冲器主体(1)内设有缓冲力检测机构;
所述缓冲力检测机构包括:一对流量计(6)、蜂腰型结构(7)、一对排流管(8)、一对三通(9)、一对调控阀(10)、一对回流管(11)以及一对转换器(12);
所述上水口(4)以及下水口(5)上分别设有一对流量计(6),所述缓冲器主体(1)中段采用蜂腰型结构(7),所述蜂腰型结构(7)靠近上水口(4)一侧的缓冲器主体(1)底面上分别连通有一对排流管(8),一对所述排流管(8)上安装有一对三通(9),一对所述调控阀(10)安装于一对所述排流管(8)上,一对所述回流管(11)一端连接于一对所述三通(9)上,一对所述回流管(11)另一端与蜂腰型结构(7)靠近下水口(5)一端连通,一对所述三通(9)上分别设有一对转换器(12)。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三通(9)上连接有一对泄压管(13),一对所述泄压管(13)上连接有一对储水槽(14)。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转换器(12)均为电控的球形阀,所述缓冲器主体(1)上设有控制箱(15)分别与转换器(12)和调控阀(10)以及一对流量计(6)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5)内集成有电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转换器(12)以及调控阀(10)以及一对流量计(6)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三通(9)上分别设有快接头(16)分别与一对排流管(8)、一对回流管(11)以及一对泄压管(13)密封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缓冲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储水槽(14)安装于缓冲器主体(1)两侧且设有一对支撑架(17)与缓冲器主体(1)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1871U|2021-10-01|一种高性能缓冲器
CN101846225B|2012-08-22|一种建筑排水系统用消能器
CN109881740A|2019-06-14|一种负压智控补偿的组合式自清洁供水装置
CN201583003U|2010-09-15|能自动供水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07331945U|2018-05-08|一种基于虹吸原理的清水分流装置
CN101701466A|2010-05-05|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管网叠压给水设备
CN207330407U|2018-05-08|一种反应池内隔墙的气封堵出水装置
CN102080397A|2011-06-01|一种自吸式变频给水设备
CN206474288U|2017-09-08|一种湿式除尘器中的供水装置
CN204973554U|2016-01-20|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ph值测量系统
CN210621600U|2020-05-26|一种防止高压清洗车水管压力过高的泄压装置
CN201071523Y|2008-06-11|罐中泵无负压给水设备
CN101418562B|2010-06-09|一种水电站可调节进水口装置
CN201416171Y|2010-03-03|水面漂浮物拦截装置
CN203188283U|2013-09-11|防负压管中泵管网叠压变频供水设备
CN211951572U|2020-11-17|一种水利土木工程用排水排气阀
CN208395896U|2019-01-18|一种自带反冲洗的套管式取水装置
CN214334924U|2021-10-01|一种pH检测仪安装件
CN211315456U|2020-08-21|一种弯管式增压管
CN208039367U|2018-11-02|一种消防泵站泵房内的集成化消防泵组结构
CN214467896U|2021-10-22|用于浸麦罐的供水管道装置
CN210395270U|2020-04-24|便携式管式鱼道
CN212156240U|2020-12-15|一种用于竖直管道的排气装置
CN213926579U|2021-08-10|一种浮球式抽吸排放装置
CN208799826U|2019-04-30|一种改进型脱硫水箱补水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42799.2U|CN214331871U|2020-12-01|2020-12-01|一种高性能缓冲器|CN202022842799.2U| CN214331871U|2020-12-01|2020-12-01|一种高性能缓冲器|
[返回顶部]